学会期刊
      专题报道
      理事风采
      联系我们
  专题报道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之路任重道远

发布日期: 2011-10-10 9:43:41 来源: 作者:

要符合距离最优原则。同时,产业内部各个环节如种鸡、孵化、育雏、育成、产蛋鸡数量、蛋品加工等要协调一致。”
       “大型集约化鸡场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通过调整结构,压缩万只以下鸡场比例的同时,增加适度规模鸡场。扶持规模在10000~20000只的鸡场是当前蛋鸡生产中经过实践检验的较理想数据。”黄仁录说。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科学控制、合理布局。他认为,未来的养殖模式应是“12319 模式”,即 1 户农民、 2 栋鸡舍、 1 万只鸡、一个乡不超过 30 万只鸡、一个县不超过 90 万只鸡。 同时,黄仁录还提出农民要从养鸡户向职业养殖者过渡,除了掌握必备的饲养知识外,还应注意控制养殖数量,做到单场规模不宜过大,关键是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组织化程度。鸡舍设计要因地制宜,设施设备功能配套,以中等投入,获得中高产出。对蛋鸡主产区进行产业规划布局,确保生物安全,确保产品品质。
      中国农业大学李保明教授则阐述了他关于蛋鸡养殖走向职业化发展的观点:“万只左右的规模型蛋鸡场是最符合职业化养殖的养殖数量,如果我们可以实现由分散饲养到集中规模标准化饲养,那么完善的专业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方案、指导手册等就可全部按照1万只左右鸡场的标准制定,管理上也更为科学方便。应当说,养殖职业化是未来蛋鸡发展的必由之路。”
 
       调整养殖模式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家禽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升级是关键。要想实现规模升级,则设施、设备、生产工艺、饲养技术、管理都将被迫升级,只有这样整个行业的现代化也会指日可待。由此可见,调整养殖模式是当前行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目前蛋鸡产业的成功模式有如下几种:
       (1)德青源:开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